免费注册
查看:2051 回复:0
HIFI说

索尼WH-1000XM4首发评测:AI加持,打造降噪耳机满分体验

[复制链接]
楼主

索尼WH-1000XM4

索尼WH-1000XM4

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行业都放缓了新品的发布频率,到了七月才开始逐步恢复,而在音频硬件领域同样如此。作为音频行业的头部玩家,索尼就在今天正式推出了WH-1000X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的第四代产品,也就是WH-1000XM4,恰好最近有一次三地辗转的出差,就带上了它作为一路旅途的伴侣。

作为一个拥有上一代产品WH-1000XM3的用户,也不免会与上一代产品的体验进行比较。不得不说,当下是TWS耳机处于市场中心的环境,但从个人体验角度而言,在长时间佩戴、降噪、音质以及续航上,头戴式仍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结合过去一年的出差经历,在背包容量允许的情况下,笔者都更倾向于携带一个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尤其是需要长时间载具乘坐的情况。

外观:沿用上代的成熟设计

头梁处的铭牌显示

头梁处的铭牌显示

很多索尼的产品都有着“逢三代,就封神”的传统,在经过第一代的市场探索、用户反馈后,第二代开始改进并确定体验中最关键的几个指标点,并定下行业内的性能指标范围,到了第三代,基本上各类体验痛点就全部得到了解决,同时在核心性能上的精进也会使其表现直接瞄准当时业内的“标杆产品”。

折叠收纳结构

折叠收纳结构

WH-1000XM3就是这样一款产品,各方面体验都已经达到了非常完善的水平,并且随着索尼去年开始将主动降噪技术下放至WH-910N产品中,也让人对“第四代产品能够获得多大提升”,“能不能支撑整条产品线的迭代”等问题产生了疑问。如今第四代产品的推出,索尼确实做到了“更进一步”。

厚实的耳罩

厚实的耳罩

WH-1000XM4没有对外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进,这也是非常稳妥的设计思路,要知道隔壁家产品从QC35 II升级至全新的NC700,就在市场中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与其冒险尝试,不如沿用现有的成熟设计,因为在上一代产品中,已经没有了佩戴上的“硬伤”存在。

金属头梁

金属头梁

因此,在拿到新品的时候,上手的瞬间不会让人感觉到有太多的惊艳,但是佩戴在头上也不需要任何的适应。当然,对于二代以及一代的用户,外观的差异以及佩戴的舒适度改善仍然是可以明显感知到的,基于WH-1000XM3的整体架构,WH-1000XM4在一些细节设计上,比如金属件连接的头梁部分进行了改善,同时也提供了较大的调整范围以适应不同脑型的用户。

NFC通讯区域

NFC通讯区域

侧面可见的噪声拾取麦克风以及索尼金色Logo也得到了保留,耳机的左侧面板为NFC通讯区域,通过手机触碰即可进行配对。另一侧为触控区域,支持切歌、音量调整、播放/暂停控制、电话接听控制等功能。

电源按键

电源按键

电源控制以及降噪模式调整功能均采用了独立物理按键,位于左侧腔体部分下方,只要上手几次就可以很好地实现盲操作。

底部接口

底部接口

同时,在耳机的底部还设计了Type-C充电接口以及3.5mm有线接口。其中,Type-C接口支持快充功能,充电10分钟可以实现5小时的听歌续航能力,耳机充满后,可以提供30小时的续航时间,这点在长途通勤中非常重要,不用像TWS耳机那样,需要摘下耳机中途充电。

全新的佩戴监测

全新的佩戴监测

在WH-1000XM4上,还加入了新的佩戴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是否佩戴耳机进行检测,传感器的位置比较隐蔽,位于左侧发声单元旁边,耳罩内测,与市面上的其他头戴式产品相比,真正实现了无需操作,摘下即可停止音乐播放,同时耳机的误判概率也非常低,即使摘下耳机挂在脖子上,也能准确检测到已不再处于聆听状态。

性能:首发搭载智能免摘技术

发声单元结构

发声单元结构

对于索尼的耳机产品,最不用担心的就是音质表现表现方面,上一代产品放在主动降噪头戴耳机中音质绝对是第一梯队,那么此次WH-1000XM4也沿用了之前的设计,40mm的发声单元,整体调音偏向流行风格,有着很好的低频渲染氛围,音乐的节奏感进一步加强,在开启主动降噪后解析力以及声场仍然保持了不错的水平。

headphones connect APP

headphones connect APP

同时,索尼也为其搭载了360临场音效(360 Reality Audio)技术,通过耳机配套的headphones connect APP,可以将耳型通过拍照的形式录入,作为声音优化的结构依据。

360临场音效

360临场音效

360临场音效给人最直观的提升就是声音的“方位感”增强,传统的双声道就像乐队分布在左右两侧,但是支持360临场音效能够让你感觉到处于音乐会现场,声音从各个方位传来。

智能免摘

智能免摘

在配套的APP当中,也可以发现WH-1000XM4新加入的“智能免摘对话”功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戴着耳机跟人说话,听不清语音的情况。作为索尼全新的黑科技,智能免摘对话功能可以识别你是否处于谈话中,从而自动调整降噪等级,在体验中笔者发现,它的识别源非常精准,只有佩戴者说话时才会触发,旁边有人谈话并不会触发这一机制。

上一代的“快速提醒”功能得到了保留

上一代的“快速提醒”功能得到了保留

之前遇到戴着耳机需要说话的情况,需要用三指捂住右边耳罩,就会进入“快速提醒”功能,耳机会关闭降噪。如今新一代的产品直接实现了完全智能化的体验,无需任何操作,就可以直接从降噪模式进行切换。结合佩戴传感器,WH-1000XM4给人的感觉就是“智能化的佩戴体验”,摘下耳机自动暂停,就不会额外浪费电量也不会错过电影播放的节点,智能免摘对话功能则实现了戴上耳机直接与人轻松沟通的能力。

附赠的配件包括3.5mm连接线,依然可以通过有线连接带来更好音质

附赠的配件包括3.5mm连接线,依然可以通过有线连接带来更好音质

此外,在App中可以调整通话结束进入降噪的时长,提供了15/30/60秒的选项,从实际体验中来看,30秒时间比较合适,基本不会出现对方话还没说完就进入主动降噪模式的情况。

耳机细节

耳机细节

与上面智能化带来的体验提升相比,索尼此次在WH-1000XM4上的“主动降噪”黑科技提升反而并不明显了。新升级HD降噪处理器QN1的搭载,经过几轮和WH-1000XM3来回比较之后,笔者认为在不仔细分辨的多数情况下两者的表现基本一致,这也是由于上代产品的表现已经足够强势,如果将其表现分数化,大致相当于从98分进化到100分的差异。

总结

全新的索尼WH-1000XM4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延续了上代产品的完善设计,在音质与主动降噪表现维持了高水平发挥,同时在一些体验细节上进行了改进,比如新的智能免摘功能,再比如说佩戴传感器的加入,虽然这些升级使得产品看起来“区别不大”,但是反映到实际的使用中,却可以在不经意间让你体会到“智能化”带来的便捷。(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邓剑云、编辑/项欧


登录后才能回复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