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的DAC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带宽,更宽的带宽
具备24-bit处理能力。
越大的取样率越好。
非常低的失真。
低讯噪。
极佳的线性,特别是在低电平的资料。
高的内部超取样率。
可以连接外部时钟。
有不同的filter可以选择。
超级高解析的DSP音量控制。
但是如果一个44.1kHz/16bit可以「完美」呈现1kHz的正弦波,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48, 88.2, 96, 176.4, 192甚至是DXD的ADC与DAC呢?
一个1kHz的正弦波对于测试来说是很好用的。拿音乐与轮胎来对比说明好了,一样都是轮胎都会滚动,只单指滚动这件事情,那就都一样;但这无法呈现这个产品的全貌。有骑车开车的人都知道,好的轮胎带来的感觉是完完全全不一样的。一个基本能够呈现合理质量的音乐规格是频率20Hz ~ 20kHz与90dB的动态范围,并且具备一个很好的线性。
一个优良制作质量的44.1kHz/16bit CD规格音乐就可以把这范围涵盖了,但,对我们而言,这只是最低的基本,这也是1980年代觉得实用、够用的科技。这需要一个锐利的filter修饰20kHz以上的人工取样的信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声音会听很来很怪。有得就有失,当修饰之后,就会限制了瞬态的准确度。16-bit解析是OK,但是24-bit数据可以更完整的收录模拟的信息。
aurender W20SE
用176.4kHz/24bit取样率来记录模拟数据有几个优点:
可以使用的范围可以从20kHz延伸到大约80kHz
数字讯号流从65,536增加到16,777,216,所以可以得到更好的细节跟线性(如果是使用最好的ADC跟DAC的前提)
具备CD的四倍取样,所以DAC输出可以更准确的呈现模拟来源的样貌
因为有四倍取样,一些不想要的人工取样信息可以在不影响瞬态反应的前提下被滤掉
另外举例来说,我无法听到15kHz以上的音,人耳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听到超过20kHz,那么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超过20kHz的频率呢?现在我们有一个超低失真的10kHz正弦波,他只有一个频率10kHz在跑;现在再来一个10kHz的方形波,方形波除了本来的基频10kHz,它还有更高的奇次谐波:30kHz、50kHz、70kHz、90kHz⋯⋯等一路下去。既然我听不到30kHz的纯音,那么我应该也无法分辨10kHz正弦波与10kHz方形波的差异。但实际上,我们还是可以分辨出些差异。英国dCS再测试中发现,传统听觉理论是有问题的,测试者可以分辨出不同波形的特质,而不只是频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