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电子管的“机械之美” Nagra HD Phono电子管唱头放大器

作者:FiPlay影音平台 阅读数:557 发布日期:2024-06-18

摘 要:音响器材是以发出美好的声音为主,音质理所当然应该最应该受到重视的部分。
音响器材是以发出美好的声音为主,音质理所当然应该最应该受到重视的部分。不过,换个角度来看,所谓的音响发烧并不仅仅止于耳朵的享受,视觉、触觉的享受也很重要,特别对男人来说更是如此。


640.webp.jpg


机械魅力不死
说到底,音响器材本质仍然是一件工业产物,必然就带有机械设备的特征,那种复杂、硬朗、理性的“机械感”往往就是让无数大男人痴迷的核心点。也正是因为这种“机械感”,汽车、工具、机床、手表、相机等等工业产品都拥有各自的拥趸和粉丝。

玩机械表的烧友们一定清楚,全地球做得最好的是哪个国家?瑞士无疑。而在音响器材的“机械感”方面,同样来自瑞士的Nagra品牌也玩得炉火纯青,再加上它家的器材声音还超级棒,不火真的没天理。


640.webp (1).jpg


Nagra品牌旗下的器材在外形和制造工艺上面,确有高级精密仪器般的风格:左右对称的布局、粗壮的多层绝缘避振机脚、发出橙黄灯光的大口径模拟表头、内凹的拨杆式切换旋钮、激光蚀刻的品牌标识,再加上电脑数控机床上精加工出来的铝合金机体,完全给人带来一种“钢铁机甲战士”的坚硬精密质感,再配合上柔滑细腻、丝丝入扣的操作触感,还没有开声,视觉和触觉的享受已经拉满。

70多年的专业经验

看着旗下产品既复古又时尚的外观,你可能想象不到Nagra品牌已经有着长达70多年的历史。

1951年,22岁的天才工程师Stefan Kudelski在瑞士开发出了一款质量极高的微型录音机,并将其命名为“Nagra I”。“NagraI”是波兰语“即将记录”的意思,也成为了品牌的名称,当年也成为Nagra品牌的诞生时间。

640.webp (2).jpg


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Nagra II和Nagra III相继问世,在广播、电影和音乐界引发震动。Nagra品牌甚至还在1978年和1991年获得了奥斯卡的相关奖项,绝对是一时翘楚。

2012年,Audio Technology Switzerland公司成立,其前身是Nagra品牌的音频部门,由Kudelski家族的成员掌管,主要生产Hi-End音响设备、专业音频录音机和安全执法设备。目前,Nagra品牌的工厂位于Romanel,距离日内瓦湖边的主要城市洛桑约5公里。

外观设计让人移不开眼

2023年11月初,经过4年多的研发,Nagra品牌正式发布了最新产品——Nagra HD Phono电子管唱头放大器。

这款唱头放大器属于厂家中高端的HD系列,另两个系列分别是Reference(参考)系列和Classic(经典)系列。在HD系列中有4款产品型号,分别是HD Phono唱头放大器、HD DAC X数字/模拟转换器、HD PREAMP前级放大器和HD AMP后级放大器。

值得注意的是,HD Phono唱头放大器是分体式设计,放大电路主机与外置电源完全分离,但是外表的设计风格和制造工艺完全一致,体积也差不多,因此两者竖向重叠起来看上去极为和谐,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威严感。

HD Phono唱头放大器的制造工艺无庸置疑是顶级的,每个细节都体现出精湛的工艺和强大的力量感来,难怪厂家会以这种“瑞士高级钟表”般的加工工艺而自豪。

640.webp (3).jpg


从同类产品的发展历史来看,Nagra品牌的第一款唱头放大器是源自同厂的IV-S麦克风前级放大器,之后演变为传奇型号PL-P前级放大器的唱头放大部分。接下来的改进型号分别是VPS和BPS唱头放大器,随后在2020年推出了Classic系列中PHONO唱头放大器。而HD Phono唱头放大器则是比Classic PHONO更胜一筹的全新升级款。

专注于提供宁静声音

单看主机部分,HD Phono唱头放大器的整机电路为双单声道结构,纯甲类电子管放大,使用了厂家精心挑选并检测配对的2只E88CC/6922和4只EF806S-Gold电子管。电子管放大级增益有30.5dB、36.5dB、42.5dB三档可调。

640.webp (4).jpg


输入变压器为第四代的设计,源自同厂 的VPS唱头放大器,具有26dB的增益值。这款输入变压器的核心由钴制成,并在生产过程中经过低温处理数周后以提高性能。变压器的线圈采用非常精细的手工缠绕工艺,厂家声称加工工人需要具有钟表匠一般的技能才能够胜任。

值得注意的是,HD Phono唱头放大器内置了多达5种唱头放大曲线,分别是标准的RIAA、TELDEC、NAB 100uS、VICTOR EUR和VICTOR USA。这些曲线设定基本囊括了大部分黑胶唱片所需要对应的曲线还原需求。

如果用家收藏有早期出品的黑胶唱片,就很有可能没有按照RIAA等化曲线的标准来制作,按照RIAA的标准的播放效果并不完美。而HD Phono唱头放大器的这种设置就可以满足绝大部分黑胶唱片的需求了,对于资深发烧友来说无疑是额外的惊喜。

640.webp (5).jpg


背板上,主机准备了三组RCA输入端子,其中两组作MC动圈唱头输入,一组作MM动磁唱头输入,另外还有一组RCA输出端子。特别的两根一组的多针电源供应端子通过专用线材与外置电源连接。

主机与外置电源不仅机体尺寸大小一样,在减振措施上也完全一致:整个底座通过悬挂方式安装在四只粗大且带减振器的机脚上,可以有效地隔绝来自外部及内部的细微振动。

外置电源的体型和外观设计与主机基本一样,看上去非常协调。内部则是别出心裁地采用了超级电容器模块储电/供电模式,与同系列的HD DAC X数字/模拟转换器和HD PREAMP前级放大器的供电方式完全一样。这种供电方式不仅具有电池直流供电宁静无染的优点,而且与电池直流供电相比,还可以更快地接受和传输电流,并且具有以及更高的电流负载和稳定性。

640.webp (6).jpg

搭配器材“精锐尽出”

试听时,自然为HD Phono唱头放大器搭配了同厂 的前后端器材。分别是:Nagra品牌70周年黑胶唱盘尊贵版(双金版唱臂)、Nagra品牌HD AMP单声道后级放大器,搭配的音箱则来自意大昨Diesis Audio品牌的Roma SE座地式音箱,外加两只Diesis Audio品牌的Bonham Tribute2×2超低音音箱。

640.webp (7).jpg


其中,Nagra品牌70周年黑胶唱盘尊贵版相当夸张——70周年版全球限量仅70台,其中又仅有15台是最顶配,即尊贵版,配备了双金版唱臂,同时也搭配了厂家专门为之研发的唱头。

HD AMP单声道后级放大器是少见的塔形设计,灵感来自同厂 的VPA放大器,外形高大但纤细。机内内置1600 VA变压器和大容量的定制Mundorf品牌电容,为多组MOSFET场效应晶体管供电,具有更接近三极管的音色。

640.webp (8).jpg


而Diesis Audio则是全球首家将偶极型低音单元与号角压缩中高音单元融合为一体的音箱品牌,Roma SE座地式音箱不仅外观极具创意,罕见的“同心压缩”单号角设计可以实现出色的声波投射和极佳的离轴响应。两只外置超低音音箱更是将Roma SE频率大大拓展。

640.webp (9).jpg


鲜活流畅是最大优点

作为唱头放大器,最关键的作用是将唱头捕捉到的黑胶唱片表面的信号完整地再现出来,既不损失细节,又不会添加失真。从这一点来看,HD Phono唱头放大器不仅称职,还相当出色。

例如,播放爱德华.范.贝奴姆指挥荷兰阿姆斯特丹管弦乐团演奏的《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时,仿佛是在眼前揭开了一层薄纱一般,整体频段的强弱对比立刻显得更加鲜明和生动,同时又有着恰到好处的细腻处理。特别明显的一点就是音场的空气感显得特别突出,而且还有一种顺滑流动的质感,这在还原弦乐片段时特别有优势,幼细娇美中又有浮凸的立体结像,感染力很强。同时,管乐的明亮度和力度感也很结实干脆,音量不断加大时,音乐中饱满的激情也随之逐渐释放,带来充足的动态,但你又不会觉得刺耳或是嘈杂,这显示HD Phono唱头放大器有效地捕捉了信号的变化,同时又不至于过度地处理导致失真。

640.webp (10).jpg


而在播放克莱默演奏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时,HD Phono唱头放大器又体现出了温情、柔和甚至还有一丝飘逸的走向。小提琴的琴声显得格外秀丽而婉转,琴弦的摩擦声清晰可闻,生动而有质感。琴箱的共鸣听上去“肉肉的”,这是指它很饱满也很真实,也有着一种朴实的木质味道,与琴弦保持着微妙的自然平衡。另一个出色的地方在于,HD Phono唱头放大器处理音场背景上面相当巧妙,一方面背景噪声几不可闻,仿佛被“过滤”了一番,深黑而宁静,而另一方面背景中的细节,像空气的流动感这些又显得很鲜活。这样的处理也带来了“连锁反应”,那就是乐器的声音更加具有明锐的对比,听感比较突出。此外,对于层次感的再现也有较大的正面帮助,层次感丰富了许多,同时还有不错的光泽感和灵动味道,确实是非常棒的听音体验!


推荐商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