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音响论坛」刘总编观点说】音响绵羊讲堂31:音箱Toe In

作者:刘汉盛 阅读数:2697 发布日期:2024-03-22

摘 要:所谓Toe就是脚趾头,而in就是向内,所以Toe In原意是双脚的脚趾头向内。引伸到音箱摆位时,就是指二支音箱向内的投射角度。

3.jpg


Toe In这个名词是音响迷经常听到的,到底它是什么意思呢?所谓Toe就是脚趾头,而in就是向内,所以Toe In原意是双脚的脚趾头向内。引伸到音箱摆位时,就是指二支音箱向内的投射角度。


二支音箱为何要有向内投射角度呢?因为要获得最鲜明的立体结像表现。那么最鲜明的立体结像角度是二支音箱向内多少度呢?根据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的ITU-R BS.775-1推荐文件,还有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 (AES) 的AESTD1001.1.01-10推荐文件,都指出二支音箱的向内投射角度(以二支音箱中心线量测)30度时,可以获得最佳的立体结像表现。


事实上,无论是ITU或AES的研究报告,原本都是为录音室多声道音箱摆位而做的研究,不过文件中也指出,这种音箱向内投射角度的摆法也适合在一般家庭中聆听使用。所谓向内投射30度,也就是二支音箱与聆听位置形成等边三角形的摆法,这种音箱摆法在很多二声道音箱厂商的说明书中可以看到。换句话说,这种等边三角形的摆法也是很多音箱厂商的共识。


不过,在实际家庭聆听中,因为空间的差异、音箱摆位与聆听位置的限制,还有每个人的偏好不同,使得音箱要不要Toe In、要向内Toe In多少度莫衷一是,音响迷各吹各的调。事实上这个问题很容易厘清,从物理上来看,如果二支音箱向内Toe In,可以降低左右二侧墙反射音的强度,而反射音是干扰直接音的主要来源,直接音如果被强力干扰,音像的定位、凝聚程度就会大减,必须适当控制。


此外,Toe In 30度时,聆听者的头部大约会处于二支音箱轴线上(On Axis),此时频率响应曲线量测起来,高频段衰减得最少。所以如果要获得鲜明的立体结像,二支音箱向内投射是正确的做法,也就是所谓Toe In。问题只是,到底要Toe In多少度?


上述ITU与AES都建议向内投射30度,不过因为每个人喜好不同,各项条件不同,所以都会有自己喜欢的投射角度。此外,也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将音箱摆成等边三角形来听音乐,有些人喜欢摆成等腰三角形,换句话说,就是聆听位置距离音箱更远些。这些都是个人的偏好,无可厚非。


至于有些人喜欢将二支音箱正面向前,完全没有Toe In角度,理由是音箱所用的单体扩散角度很大,所以不必Toe In。其实只要将麦克风放在聆听位置上,反覆量测比较Toe In与无Toe In的频率响应曲线,就可以知道这个说法是不通的,无论音箱单体的扩散角度多大,在离轴(Off Axis)量测时,都可以看到高频段衰减比较多。


我猜,会采用无Toe In音箱摆法,有可能是聆听者认为高频量感太多,有压迫感。其实这也可能是误解,因为会对耳朵产生压迫感的听感只有少部分来自高音单体,来自中音单体的压迫感可能更多,你只要将其他单体接线拆掉,只让高音单体发声就会明白。


有些不Toe In的人可能是觉得这样音场比较宽,乐器的声音有时还会跑到音箱外,听起来很过瘾。乐器声音会跑到音箱外,如果不是录音师刻意炮制的,很有可能就是声音反相所造成。假若你要让乐器声音跑到音箱外,很简单,只要将二支音箱其中一支的红黑端(或红白端)对调,让二支音箱形成反相发声,就会发现乐器都跑到二支音箱外面发声了,听起来很新鲜,音场好像也扩大很多。但此时,音场中央的声音没有聚焦能力,没有实体感,没有定位感。当然,音箱没有Toe In不至于让声音变成反相,但聚焦能力、实体感、定位感降低是必然的。


音箱要不要Toe In?要Toe In多少度?这都是个人的选择,旁人无法置喙。


推荐商家

更多